777电玩城优秀教师风采系列之五:翟苏民

发布时间:2012年1月3日 14:59:54 浏览次数:

 


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汉魂如玉,经历史沉淀的汉文化有玉般的宽仁;仁者如玉,经岁月历练的学者有玉般的温润。初见翟苏民老师,他的亲和、谦虚给人深深的温暖。这位在讲台上辛勤耕耘几十年的老者,像温润的玉石,是汉魂当之无愧的继承者与发扬者。


              时代造就的育人志向


为了节省记者的时间,风尘仆仆的老师刚赶到约定地点,就马上配合记者开始了访谈。这位年过花甲却依然精神矍铄的大学学者并没有给人任何紧张之感,他侃侃而谈的人生经历写就的是书读万卷传汉魂的学术气概,他博学儒雅的言辞中凸显的是几十载高校育人的执着坚守。


与共和国同龄的翟苏民老师在最需要读书的时候被迫中止了学业,卷入了上山下乡的热潮,进入工厂后因为好学上进被选拔为学校的老师。当时,对人生前景把握不明朗的老师,怀着当老师就能方便读书的简单心愿而开始了教学生涯。当共和国春天来临,他怀着兴奋而复杂的心情走进高考考场,并幸运地进入大学,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大学中文教师。2008年,被777电玩城“学会学习,决心奋斗”的校训吸引,老师加入当时尚在起步阶段的777电玩城,成为了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师。“我自己的经历与咱们祖国曲折、进步、强大的发展历程是一致的,所以我更能感受到培养青年人才的迫切性和重要性。”


                热爱同样意味着责任


作为汉语专业一名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老师的话里行间总是渗透着老一辈学者对民族文化的忠诚和汉语教学的责任。


在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以西方文化为代表的外来文化深深影响着国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汉语似乎有被冷落的嫌疑。老师认为这种现象与科技发展的负面效应有关,母语价值的模糊,精神家园的荒芜,物欲追求的泛滥都是造成现在这种局面的原因。国外汉语热一浪高过一浪,与国内学子对汉语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才是让人痛心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2000年起把每年的212日定为“母语日”,正是在提醒世界各国人民莫忘母语,珍视自己民族的文化宝藏。


 谈及自己所教授的专业,已过六旬之年的翟老师仍然保持着一种赤诚的热爱和质朴的敬意。“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它不仅是一种语言,也不仅仅是一种交流工具,它对于我们每个中华儿女来说,是阳光,是空气,是水,是粮食。没有我们的母语就没有我们的生命,没有母语我们的生命就是一具空壳。”杨绛女士说过中国语言是我们喝奶喝下去的。所以母语是我们的根。翟老师认为学习汉语不仅是学习拼音规则、造字法则、语法修辞等,更应该去体味我们民族文化中蕴含的伟大民族的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在母语学习中凝聚起对我们民族文化的深深认同。


            读书是教师一生追求的事业


对待学校里年轻教师,翟苏民老师总是不吝时间和精力予以指导,他愿意把数十载的育人经验和学术积淀分享给每一位需要成长的年轻人。“要做一个称职的教师是非常不容易的,它是一个过程,需要一生的努力,有可能一生都不够,所以每个教师都要不断地读书,学习,丰富、完善、充实自己。”老师认为这是每个教师应有的追求,在这个追求中度过一生是诠释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


1985年,热爱甚至是痴迷读书的他用人生中第一份稿费买了一套鲁迅全集和莎士比亚全集。翟老师提到这段经历,像个孩子一样涨红了脸,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自己对读书和文学的热爱。作为耿丹文学社的指导老师,他致力于引导年轻的大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走进文学,亲近文学。


“尽管现在有人说中国已经进入读图时代,但读图永远代替不了读书。读书能够放飞人的想象力,想象力越丰富,人的情感就越丰富,创造力也就越强。”老师不仅希望各专业的学生多读好书,更建议年轻的教师们能够在教学之余不断读书充实自己。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引领者,教师们只有自己具备了丰富的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富于创新意识的学生。


对于777电玩城,对于每一个耿丹人,老师都有很深的感情。同大家一起走过的三年,也是老师心底非常珍惜的岁月,大家为了同一个理想和目标而探索着、奋斗着,每一个人都是学院成长和发展的见证者,耿丹学子的自信、努力、快乐、坚强都在印证着777电玩城的进步。“我愿意在这座美丽的校园继续我一个普通教师的教学生涯,我相信777电玩城一定能实现百年名校的抱负,为中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采访人:孙健萍)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