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交流办公室举办境外学期与寒假课程同学分享会
4月2日晚,国际交流办公室举办2023–2024学年境外学期课程与寒假课程同学分享会,我校常务副校长吴涛、校长助理田野、人文学院院长李洁、国际设计学院院长林子杰、国际交流办公室主任王小宇,以及各二级学院学生党支部书记参加会议。
分享会共邀请到来自各二级学院的六名参加过去年秋季学期课程和今年寒假课程的同学代表依次进行分享。来自机电工程学院工业设计23-1的陈灼同学,参加了今年的香港大学寒假课程,她在分享中重点讲到了香港与内地教学方式的差异与其在小组学习中收获的友谊以及课程结束后高年级同学分享的关于升学、就业等方面的小tips ;参加韩国汉阳大学学期交换的孙海桐同学,来自人文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她在分享中讲到自己结合专业优势,在学习之余,受邀为在汉阳大学为国际友人教授汉语的经历;来自数字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23-2的邹佳桐同学,参加了日本东京大学寒假课程,他分享他选择参加这个课程的原因就是因为自己喜欢动漫,也爱好拳击,在日本学习期间还来到了自己偶像的拳击馆观看拳击表演,很开心。参加匈牙利布达佩斯城市大学学期课程的周珺雅同学,来自国际商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她作为学校第一批赴匈交流学习的同学之一,讲授了自己一学期在匈牙利经历的挑战自己的N个“第一次”,最后让自己变得无所不能,也学会了换一个视角看问题。
来自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23-3的金允森同学,参加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寒假课程。课程学习中,与来自国内其他高校的优秀本科和研究生同学的一同学习交流,让他受益匪浅,也和这些同学们之间结下了深刻友谊。参加澳门科技大学学期课程的董红秀,是国际设计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大二同学,她在澳门科技大学一学期的学习成绩均为A以上,她喜欢摄影,也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澳门的大街小巷。
六位同学的分享,精彩且深刻,她们用照片和视频记录了自己的境外学习生活,也用文字梳理了个人或短或长在外交流带给自己的成长、思考和启迪,获得了现场师生们的阵阵掌声。随后,各二级学院院长或党支部书记依次上台为分享同学颁发“国际之星”奖杯、证书和BGD春日樱花版小熊。
来自国际交流办公室的宫晨老师对正在申请中的暑期课程和秋季学期课程进行重点讲解,从课程类别、合作院校的国别、费用预算等多方面展开,并结合往期参加境外交流课程同学们的成长故事,阐述参加境外交流能够带给同学们的成长助力。
最后,吴涛常务副校长现场与同学们分享自己参加这场活动的体会与感受。他说道,六位同学们的演讲都非常用心,不仅可以生动感受到参与境外交流带给同学们境外学习生活的精彩和丰富,也看到了同学们个人综合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境外交流学习带给同学们认知思维上的变化,这说明参加境外交流活动对同学们的成长是非常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他也强调,各二级学院应当重视和鼓励同学们积极境外交流活动,尽快成规模的组织境外交流分享会,让更多的同学们了解到境外交流带给大家成长的益处并参与其中。
(国际交流办公室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