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流生访谈]系列之五—-李凌 应用语言系2010级英语专业
发布时间:2013年4月22日 18:08:38 浏览次数:
交流经历:
2012年暑期参加赴美带薪实习项目
2013年2月-7月赴台湾育达商业科技大学研修学习
记者:能谈谈你从美国回来之后的感受吗?
李凌:其实还是要感谢这份工作,我在弗吉尼亚州一个主题公园工作,尽管有的时候每天工作13小时,一直站着,收银、扫地、墩地、刷东西、擦玻璃,天天很累了也要对每位顾客说“Hi, how are you today?”前几天一直还在埋怨这不好那太累,现在想起来,其实挨过去就不觉得了。与其抱怨生活的种种不好,不如用脑子想想,去发现快乐。在店里有很多Snoopy毛绒玩具,每天我都会把它们摆的整整齐齐,把它们当做是我的朋友,在心里跟它们聊天,问它们过得好不好。看起来是很弱智,但是对我来说,这就是我的小快乐。每天会看到很多不认识的单词,我都会把它们记在顾客不要的小票上,下班回宿舍查,这样记单词特别快。在美国,我学会了做饭,鸡蛋炒西红柿,炒土豆丝,洋葱炒肉,虽然不是很熟练,但最起码自己能养活自己了。我也记住了我的导师对我说的话:“你现在的苦,就是今后的甜。”
记者:在美国有没有不同的经历,分享一下。
李凌:有一个经历,让我感受到了他们国外人真的很会玩。就是公园里每年都会举办的最大型的派对,“big bash”各个部门的员工一起参加,以部门为单位,穿着各自设计的队服,各部门一起上台宣讲、表演、放视频、各种游戏、竞赛等。还有大量的免费饮料、披萨、甜点什么的,High 歌、跳舞。视频都是每个部门自己做的,我终于知道为什么美国的影片那么有影响力了,仅仅是场派对,简单的几分钟视频,都可以做的那么让人惊叹,无论是编排的画面,还是制作整个视频的思路都非常有创意。每支队伍上台表演的,也是我看过所有演出最有感染力。我想这就是中西差异吧。
记者:是什么促使自己美国项目结束后,继续参加台湾修学项目?
李凌:就是从大一的时候我就关注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的那些项目,然后在心里对自己大学四年要完成的事情做了一个简单规划,那就是先去美国,然后过专四,争取拿奖学金去台湾研修。我想让自己的大学四年最大化的丰富,不虚度。
记者:参与了两个项目,你觉得这些项目中还有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吗?
李凌:美国项目日趋成熟,我没有太多建议。对于台湾研修,希望学校尽量放宽对于台湾所选科目的学分和在777电玩城应修课程学分之间的互抵,因为有很多科目,真的选不到完全一样。还有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台湾高校的课程丰富多彩,应用性强。台湾高校里的老
记者:对想参加海外交流项目的同学有哪些建议?
李凌:多出去看,听,走,感受。如果你总在那一个小范围里呆着,你永远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精彩。或许你可以说,我在网上关注了不就可以了吗,但是你所经历的,亲身体验的,比你在网上看到的会更深刻。(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