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匆匆,与汝偕行
发布时间:2010年4月14日 20:36:33 浏览次数:
“沿着校园熟悉小路,
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
也照着身旁这颗小树。”
……
独自坐于图书馆一角,眼下的《源氏物语》似乎看着有些眩晕,对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萌生起诸多想法,可悬笔欲绝,不知如何描述,总觉这流淌着的思绪竟溶有些许暗淡与寂寥。索性趴在桌上扭头望向窗外,微风拂起,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红色的砖墙,玻璃已被保洁阿姨擦得干干净净;阳光笔直的照射着的地面反射着的是暖洋洋的“金光”,覆盖着的光芒宛如鲜嫩的蔓藤,绕上了石柱,爬上屋顶,拥抱着这所学院――耿丹。
凝视窗外许久,忽闻林鸟在枝头鸣唱,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安静的空气似乎一闻便知是透明的。图书馆内工作的同学们正忙碌着整理书籍;一群来来往往自习的同学;教学楼屋檐下的鸽子咕咕的扑腾着翅膀从横梁间飞了出来;通往教务楼的方向有条铺满鹅卵石的小径,两旁矮树郁郁葱葱,或许还能发现那天在路旁偶遇的两条蜥蜴……冥想之际,一群刚从活动中心回来正嬉笑打闹的青年忽然跃入眼帘,灿烂地笑声,和着这明媚的阳光。刹那间仿佛时间和空间在此刻停止,这般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画面不正是学院所特有的写照?林荫道上散步的身影,匆忙的脚步穿梭于高大的古木间,花坛前的舞步,人群中某同学的高谈阔论……一个多么激昂的年代,正是这美丽的学校所赋予我们莘莘学子最动人的文字。
寻着这脚下的石子路去踏青,依旧是走过了千百次,可脑海中的记忆仍是来得如此清晰,春季里赏过花,也曾在秋天的午后偷偷地和同学去采摘矮树上长着的果实。记得刚来耿丹时是作为一名新生来感触这所学校,当时随着队伍经过的也正是这条小径,似乎正逢雨季,踩着泥泞的路,缓缓地向前移动,依旧清晰记得后边一同学感叹:“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我扑哧一笑,心想此话说得甚是,便开始仔细端详四周的环境起来,这苍翠欲滴的古树,在南方倒是从未见过,茂密的灌木比南国来得更浓郁,每每感叹南北的人文特征是否正是由这自然而来,如此厚重立体的景象不禁让人心生敬畏。
宿舍楼外的一小簇积雪仍旧没有化去,虽心生好奇,但也是见怪不怪,同学说可能是处于阴面的关系。回想初次见着这茫茫雪景,倒是兴奋地又蹦又跳,成熟不足幼稚有余地跑到空旷的积雪中一顿乱踩,望着远处几个追逐着扔雪球的同学方觉得如此有趣。12月的冬天早晨,我背起书包跑去看已被积雪覆盖的乔木,就在图书馆附近我猛然发现一条早已铲地干干净净的小道,放眼望去,原来这小道是通往耿丹的雕像的,于是我沿着这条小道来到了耿丹像前。雕像前摆着一束金黄的菊花,俯下身子端详了一阵,这花像是刚放置,卡片上写着几行字,是纪念烈士耿丹的,方知早早的就有人来过此地便悼念了这位可敬的烈士。顿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仅对于烈士耿丹的敬仰,也为这一永记革命烈士的精神所震撼,于是庄重的在耿丹像前鞠了一躬。
拾起书本,游走于校园,仰望苍穹外的鸟儿成群地飞回筑于枝头的巢,天边的彩霞渐渐淡去,顿时脑海中想起了朱自清 先生在《荷塘月色》中的一句“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是啊,一个多么幸福的地方!学校给了我们太多成长的土壤,充实着这群年轻人的思想,完善他们的人格,有人说:“这是一方净土。”这话没错,美丽的耿丹不仅有着美丽的环境,更有那洋洋洒洒风华正茂的一代青年。十六字的校训依稀在脑海,决心奋斗便成了永恒的向标,正如我们最为熟悉的校园歌曲里所唱“亲爱的伙伴亲爱的小树,让我们共享阳光雨露,让我们记住这美好时光,直到长成苍天大树,让我们记住着美好时光,直到长成苍天大树!”
清晨来到树下读书。
初升的太阳照在脸上,
也照着身旁这颗小树。”
……
独自坐于图书馆一角,眼下的《源氏物语》似乎看着有些眩晕,对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萌生起诸多想法,可悬笔欲绝,不知如何描述,总觉这流淌着的思绪竟溶有些许暗淡与寂寥。索性趴在桌上扭头望向窗外,微风拂起,那是一个阳光灿烂的季节,红色的砖墙,玻璃已被保洁阿姨擦得干干净净;阳光笔直的照射着的地面反射着的是暖洋洋的“金光”,覆盖着的光芒宛如鲜嫩的蔓藤,绕上了石柱,爬上屋顶,拥抱着这所学院――耿丹。
凝视窗外许久,忽闻林鸟在枝头鸣唱,环顾了一下四周,这安静的空气似乎一闻便知是透明的。图书馆内工作的同学们正忙碌着整理书籍;一群来来往往自习的同学;教学楼屋檐下的鸽子咕咕的扑腾着翅膀从横梁间飞了出来;通往教务楼的方向有条铺满鹅卵石的小径,两旁矮树郁郁葱葱,或许还能发现那天在路旁偶遇的两条蜥蜴……冥想之际,一群刚从活动中心回来正嬉笑打闹的青年忽然跃入眼帘,灿烂地笑声,和着这明媚的阳光。刹那间仿佛时间和空间在此刻停止,这般洋溢着天真烂漫的画面不正是学院所特有的写照?林荫道上散步的身影,匆忙的脚步穿梭于高大的古木间,花坛前的舞步,人群中某同学的高谈阔论……一个多么激昂的年代,正是这美丽的学校所赋予我们莘莘学子最动人的文字。
寻着这脚下的石子路去踏青,依旧是走过了千百次,可脑海中的记忆仍是来得如此清晰,春季里赏过花,也曾在秋天的午后偷偷地和同学去采摘矮树上长着的果实。记得刚来耿丹时是作为一名新生来感触这所学校,当时随着队伍经过的也正是这条小径,似乎正逢雨季,踩着泥泞的路,缓缓地向前移动,依旧清晰记得后边一同学感叹:“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于是我扑哧一笑,心想此话说得甚是,便开始仔细端详四周的环境起来,这苍翠欲滴的古树,在南方倒是从未见过,茂密的灌木比南国来得更浓郁,每每感叹南北的人文特征是否正是由这自然而来,如此厚重立体的景象不禁让人心生敬畏。
宿舍楼外的一小簇积雪仍旧没有化去,虽心生好奇,但也是见怪不怪,同学说可能是处于阴面的关系。回想初次见着这茫茫雪景,倒是兴奋地又蹦又跳,成熟不足幼稚有余地跑到空旷的积雪中一顿乱踩,望着远处几个追逐着扔雪球的同学方觉得如此有趣。12月的冬天早晨,我背起书包跑去看已被积雪覆盖的乔木,就在图书馆附近我猛然发现一条早已铲地干干净净的小道,放眼望去,原来这小道是通往耿丹的雕像的,于是我沿着这条小道来到了耿丹像前。雕像前摆着一束金黄的菊花,俯下身子端详了一阵,这花像是刚放置,卡片上写着几行字,是纪念烈士耿丹的,方知早早的就有人来过此地便悼念了这位可敬的烈士。顿时崇敬之情油然而生,不仅对于烈士耿丹的敬仰,也为这一永记革命烈士的精神所震撼,于是庄重的在耿丹像前鞠了一躬。
拾起书本,游走于校园,仰望苍穹外的鸟儿成群地飞回筑于枝头的巢,天边的彩霞渐渐淡去,顿时脑海中想起了
在耿丹,我们共享着知识的阳光雨露。老师的谆谆教导,那时不时敦促我们奋勇向前的精神食粮,都将成为我们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记住在学院的美好时光,当时光匆匆而逝,当我们回望这美丽的校园,且说:“我欲与你一同奋进!”
经济与管理系 08实验1班 李海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