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交流生访谈】系列之十二――张冰晶

发布时间:2013年5月16日 17:12:54 浏览次数:

    交流经历:

    2011年9月–2012年2月赴台湾中国科技大学研修学习


    2012暑期参加马来西亚汉语国际教学实习项目


 


    记者:参加了台湾修学项目之后又参加了赴马来西亚做对外汉语教师,这一系列的经历,让你感到自己有哪些变化?

    张冰晶:两方面。一方面是学习上,对于对外汉语教学专业的我,多出去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无疑是最好的专业实习。在平常的专业课学习上,对于一些生涩的概念理解起来也容易许多。自己做了老师后,也对我的老师有了更深一层的理解和尊重。其次是生活上的,从刚刚入学的充满热情甚至有些浮躁,到现在的脚踏实地,从懵懂到探索,从原来的叛逆热性到现在的从容懂事。最重要的是,在这些经历中,让我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记者:参加了两个项目之后,你的人生规划有何改变?

    张冰晶:我的人生规划不再迷茫,我确定我的人生是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现在自己做的公关活动公司,是我大学的兴趣爱好,现在变成自己将追求奋斗的事业,真的是很幸福的事。

    记者:通过交流,你觉得海内外有何不同?

    张冰晶:最重要还是教育体制的不同吧。在马来西亚时,我的校长是一位古稀之年的慈祥女士。她告诉我她办学只有一个主张“有教无类”,在初中时,就会为学生们创造各色环境去发展自己的潜能。学习能力弱,就去画画,画画不好就去练体育,体育不好就去搞设计。总而言之他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闪光的地方,不放弃任何一个人,尽可能的让他们的天赋发挥到最大。在台湾也是如此,在大学里,无论是专业课还是课余的社团活动,都十分精彩。

    记者:有没有特别让你难忘的事情,让你终生受益?

    张冰晶:在经历了大学四年,也是我三观成型的四年。我见到了世界各地的人,无论是台湾人,马来西亚人,还是北京人,都让我感到了“温暖”两个字。在台湾时,无论是同班或是不同班的同学们都对我们非常非常的热情,为我们制定详细的出游计划和台湾游攻略。每逢节日,还邀请我们到自己家聚会,还亲自做东西给我们吃。老师也是对我们格外的照顾和关心。甚至在路上碰到的路人也会为我们带路,担心我们找不到还特意载我们到目的地。在马来西亚时,每一天都要吃到胃胀,短短的行程,老师和同学们都争相邀请我们品尝当地特色和游览风光。临别的时候,一百多个学生亲自做贺卡和送小礼物到我手上,还为我唱歌,眼泪在眼眶里打转,真的真的太感动了。林林总总的事情,让我知道一定要做一个善良的人。聪明是一种天赋,但善良才是最大的财富。

    记者:能对学弟学妹们提出自己的建议吗?


    张冰晶:我想对学弟学妹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既然学校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好的平台,一定要抓住机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每年都会有学弟学妹问我,要不要去啊,怎么样啊,之类的问题,答案很简单,不出去看看的话,这四年就是这样,但走出去,你会看到缤纷的世界和最棒的自己!(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供稿)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