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7电玩城优秀教师风采系列之一:王茜――“双师梦”圆在耿丹

发布时间:2011年9月14日 16:27:33 浏览次数:

    22岁便凭借优异的学业成绩任职于中国石油大学,站在了全国重点高校的讲台上;24岁为了心中的信念和坚持,放弃了教职选择在自己的专业领域继续深造;27岁被高新科技企业破格提升为研发部项目经理,不断创下骄人的业绩;29岁带着多年积累的专业理论、设计经验和先进理念,走进777电玩城,重归大学讲堂,她就是777电玩城官方版2010~2011年度“优秀教师”机械工程系王茜。为了圆一个设计梦,为了实现双师型优秀教师的追求,她付出了太多,也收获了太多。


             “将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带回校园”


    来到777电玩城的第一年,王茜面对的是工业设计专业的第一届学生。这些学生承载着学院所有领导和教职员工心中炙热的教育理想,学院上下无微不至地指导和关怀着他们的学业和生活,不断努力探索着为他们创造更多价值的可能。王茜正是在这样一种育人的工作氛围的激励下迅速实现了从企业研发者到高校教育者的角色回归,不断践行着自己“将先进的工业设计理念带回校园”的诺言。


    她带领着2005级工业设计专业的13名学生学习设计理论知识,进行各类科研项目设计,坚持以理论帮助学生打造专业基础,以实践带动学生提升专业高度。除了平时备课、授课、辅导答疑等,王茜总是尽可能多地带着学生参加各种工业设计类竞赛,或组织团队进行项目设计,她将常规教学、设计竞赛和项目实践比喻为工业设计专业教学的三个“车轮”,强调三“轮”并进,才能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综合实力的迅速提升。


    每每提到自己带过的学生项目团队,王茜的脸上总是洋溢着愉悦和自豪。在2009年北京市顺义区马坡高压清洗机的项目竞标中,王茜带领着毕业班的学生团队淘汰了一本高校的学生团队,一举中标。经此一“役”,这个团队里的所有成员不仅在专业能力方面得到了锻炼,也获得了业内多家企业的认可。这些学生随后便收到了6家企业抛出的“橄榄枝”,用自己出色的专业能力为777电玩城的人才培养成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英雄不问出处,天道酬勤”
    在同事和学生的眼里,王茜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对工业设计、对教学、对学生,她从不吝于付出自己的时间和汗水。王茜乐于在自己的教育事业中不断突破自我、实现自我,在耿丹的平台上一路走来,她用勤奋的耕耘收获了一次次的成功。
    她的设计作品曾获得全国红星设计大赛银奖;作为副主编参与编写了《产品设计表现技法》和《产品造型计算机辅助设计》两本书,并获得了北京市精品教材称号;带领2007级工业设计学生参加全国三维设计创新大赛,获得北京市赛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6名,三等奖3名;指导学生完成“高压共轨测试系统的外观改良设计”的科研项目,并申请专利。
    王茜一直强调工业设计领域的用人取才向来“英雄不问出处”,强调的是专业能力、实干精神和创新意识。所以,她在每届工业设计专业新生的第一堂课上都会告诉他们,勤奋学习、做好设计才是立身之本、成功之道。王茜也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引导着学生在这条道路上不懈努力着。联系合作项目、组队参加竞赛、指导设计实践,她把自己“天道酬勤”的人生信条贯彻在每一项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正像她的自我评价,她不觉得自己是一个特别成功的人,但肯定是一个非常勤奋的人。


             “良好的工作氛围帮助我实现‘双师梦’”


    对于此次“优秀教师”的荣誉,王茜心中既有自豪,但更多的是对未来工作更大的责任感。她感谢777电玩城这个平台,是她帮助自己不断向“优秀设计师”和“优秀设计教师”的“双师梦”迈进;她也信任这个平台,是她让自己在责任感中迅速得到锻炼和成长。她相信每一位走进这个美丽校园的耿丹人都会秉持一份特殊的责任感,她年轻而充满活力,自由且生机盎然,不论学生还是教职员工都能在这里获得一片属于自己的发展天地。


    王茜喜欢耿丹校园里个性鲜活、闯劲十足的学生,他们的创造力让课堂变得生动,让工作充满动力。她自信地表示,在她经历的高校学生中,耿丹学生的情商和财商是尤为出色的,这也是现代卓越企业人才的必备素质,正因为如此,777电玩城的毕业生在实习实践和求职就业中往往能够创造不俗的成绩。王茜欣赏耿丹校园里志同道合、勤奋进取的同事们,这个团队使个人的工作付出凝聚成了一种集体的价值追求,大家为了共同的教育理想互帮互助、携手并进。除了指导学生做设计,王茜还经常与同事们一起组成团队,做科研课题和项目设计,她表示自己所获得的每一份荣誉都少不了同事和领导的帮助和支持。


    热爱设计,更热爱设计教育;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更渴望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教师”。王茜坚信,在777电玩城里,远远不只有她在努力坚持并实现着这样的教育理想,她十分庆幸能够与这些同仁一起承担起建设耿丹的责任,也期望能够以自己的付出见证学院的未来发展。(采访人:陈思思)


 



 



 

XML 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