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赴异域求新知 潜心向学树新志
到达都柏林的第3天,我第一次走进了爱尔兰都伯林理工学院(DIT)计算机学院并约见了任课教师和主管院长Paul,我向他们介绍了自己的研究方向和进修计划,并征求了选课建议。Paul是一个专业知识丰富且工作热情、认真的人,他给我提供了本学期所开设课程的列表并耐心地介绍我预选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所需知识基础。Paul的办事效率很高,在指导我选定课程之后还和我一起准备好了需要的所有资料,并带我到学校注册中心办理好了入学手续,从而使我可以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内就顺利拿到了学生证,继而享受学校的所有资源:随处访问校园无线网络、借阅图书、登陆所有学生实验室的计算机、使用所选课程的内部教学资源。
DIT的计算机学院分Computer Science(计算机科学)和Computing(计算机应用)两个专业,计算机科学专业强调计算机理论,计算机应用专业的应用类课程稍多一些,两个专业的课程设置差异不是很大。在我选课的时候,发现两个专业中的很多课程都是我想学习的,在综合课表冲突等因素之后,我最终选择了Algorithm & Data Structure(算法与数据结构)、Mobile S/W Development(移动软件开发)和Cloud Computing(云计算)三门课程;除此之外,IT计算机学院的老师都很热情、自信,从而使我能够顺利参加了其他4门感兴趣课程,丰富了我的知识领域。
在我所选的课程中,移动软件开发和云计算这2门课教授的的内容对于我来说是新技术,移动软件开发课程介绍如何在android平台下使用java语言开发手机软件,云计算课程介绍云计算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利用Google的应用程序引擎实现云计算。这两门课程都建立在java编程语言的基础之上。而我们学校计算机专业的课程设置原来一直以c#为主线,java和c#是当前最流行两种的面向对象编程技术。但就技术发展趋势而言,java应用前景更好、应用面更宽,因为很多产品都支持java,如用于手机软件开发的嵌入式android支持的是java语言编程,谷歌公司提供的应用程序引擎云端技术也采用java语言编程。
算法与数据结构课程是我一直在讲授的课程,DIT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我校差别较大,教学重点完全不同。DIT此门课程只讲栈、队列、树和图的顺序和链式实现方式,强调学生编程思维的训练和应用,通过实验让学生可以学以致用,而在我校这门课程所涉及的内容偏多、偏难,最后的结果可能是部分学生连最基础的也没有学会;所以我认为每个专业确实应该有一个有经验、有眼光、有魄力的专业带头人来确定专业特色和方向,理顺课程脉络。
通过目前为止的4周学习,我感受到的DIT宏观特色是实验课的学时比例高。实验课都采取分组制,根据课程不同,每组实验上课学生人数在8-20人不等;实验内容可操作性强,实验课程的内容及操作步骤都有文档说明,只要学生按照步骤操作,都能完成实验任务;重视基础。例如,DIT对于C语言课程的做法是“拆开、细化”,即除了课程内容拆分为上下两个学期讲基本原理之外,还分化出“持久数据编程”课专门讲文件的使用;交叉教学,低年级的基础课程中,无一例外理论和实验课由不同老师承担,不同的教学风格和讲解角度可能适合不同学生的理解。
此外,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参加了DIT中国留学生协会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观看了国务院华侨办公室、中国驻爱尔兰大使馆组织的春节联欢晚会等,为此我们要特别感谢吴兵和
最后,由衷的感谢学院为我们提供这样一次难得的进修学习机会,我个人非常珍惜本次学习机会,希望能够把更多的专业知识、技术以及教学方法带回耿丹。(信息工程系 李光杰供稿)
(DIT某主题汇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