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史颖来我院举办讲座
发布时间:2013年3月28日 16:26:31 浏览次数:
史颖首先向大家讲解了当前世界级大国争相打造大数据时代,将其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大数据时代的核心是使用计算机及其网络实时对巨大相关信息快速处理,精密解析逻辑运算推理在第一时间得出预测决论、占据先机。接着,他通过介绍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原理、中文汉字的输入原理和计算机处理信息的特点等,进而阐述了汉字本身作为中文信息处理的最小可操作单元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字本身的可数字量化拆分组合已势在必行。最后,他就项目需求、方案原理和优点等方面全面详细介绍了《汉语拼字方案》和《可计算中文映射字典》,并通过现场系统运行演示向大家证明了《汉语拼字方案》不但是对“汉语拼音方案”的优化和完善,而且其成功地将汉字纳入可运算字符坐标系,并最终实现了在计算机及其网络中的汉字机内码使用ASCII码,而计算机显示、打印等所见到的是和现在一致、没有任何区别的中文字型。
通过参加此次讲座,同学们从一个崭新的视角了解了当今世界的大数据时代背景,认识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对中文准确精确安全及数据化数字化的迫切需要,在开拓视野增长见识的同时,也加强了专业学习的紧迫性和使命感。(信息工程系供稿)
人物简介:
史颖,高级工程师,北京大学中国持续发展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曾直接参与国家人口普查、工业普查等国家级项目的软件编程、系统维护工作。主持开发的“蒙文计算机信息处理系统”获内蒙古科学技术奖。曾公派访问学者赴捷克技术大学学习。2001年起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大厦研制开发《汉语拼字方案》,并获国家发明专利。